江西高中学考时间将改为5月开考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 4 门;11 月开考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7 门。本文将详细介绍本次方案的修订重点,供考生查看。
2025年1月8日,江西省教育厅发布了《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标志着从2024年秋季入学的新高一学生开始,江西省的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以下简称“学考”)将迎来重大变革。此次变革主要集中在考试时间和成绩呈现两个方面,旨在进一步优化考试制度,提升教育质量。
一、考试时间调整
根据新方案,学考的考试时间将进行显著调整。具体安排为:
每年5月底将开考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四门科目,主要针对高一年级学生;
每年11月底将开考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七门科目,主要针对高二年级学生。
此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三门科目的考试时间由各设区市在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自行确定,原则上应在高二年级下学期结束前完成考试。
二、考试成绩呈现
在考试成绩呈现方面,新方案同样做出了重大调整。以往,学考成绩主要以“合格”或“不合格”呈现,缺乏细致的区分度。而此次变革后,除艺术、体育与健康外,全省统一组织实施的考试科目“合格”将细化为合格(A)、合格(B)、合格(C)三个等次。这一调整不仅增强了考试成绩的区分度,也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参考信息。
具体而言,合格考生中A、B、C等次的划定办法为:
分设区市划定,考试成绩排名前20%者为A等次,前60%非A等次者为B等次,前98%或单科成绩60分以上(含)非A、B等次者为C等次。这一等次划分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了等次划分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值得注意的是,新方案还规定,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合格的,不允许考生再次报考;未合格的科目则可继续报考。这一规定既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也鼓励学生积极备考,争取更好的成绩。
三、考试科目与内容
新方案明确,学考科目为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除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课程外的全部科目,共14门。
其中,全省统一组织的合格性考试科目为11门,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各设区市组织的合格性考试科目为3门,包括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内容以国家普通高中各科目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为依据,确保了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
四、考试形式与分值
在考试形式与分值方面,新方案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1、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9门科目采用书面闭卷笔试或无纸化上机考试方式。
2、信息技术、通用技术2门科目则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方式。
3、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3门科目的考试形式由各设区市确定。
4、各科卷面满分为100分,其中音乐、美术2个科目可连场或合卷考试,考试成绩合并为艺术或分科目上报。艺术成绩采用百分制计算(艺术成绩=音乐成绩×0.5+美术成绩×0.5)。
自2024年秋季起,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将遵循本方案实施。而对于2021级至2023级的学生,将继续按照省教育厅发布的《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实施方案(暂行)》(赣教规字〔2021〕18 号)来执行。
综上所述,江西省教育厅此次发布的《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在考试时间和成绩呈现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些调整旨在进一步优化考试制度、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广大高中生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和重视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