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大多为基础学科,近年加入了一些优势学科,例如北理工新增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东北大学新增自动化专业、兰州大学新增草业科学(草类植物生物育种)专业、哈工大新增复合材料与工程(航天材料类)专业等。
为帮助2024年考生及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强基计划,小灯塔在下文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进行了介绍,并附上了2024强基计划可选专业一览表,供查阅。
一、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
强基计划也称作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开始实施,适合基础学科突出且综合能力较好的优秀考生报考。
在2024年强基计划中,这39所强基计划高校重点在数学、生物、化学、历史、哲学等相关基础专业进行招生,也有部分学校开放了信息与计算科学、航空航天类、工程力学等高精尖领域专业,这些专业都是各自院校的优势和特色专业。
从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来看,大致可分为9类强基专业,具体如下:
1、理学类专业-数学类
比较热门的基础类学科之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为基础学科,信息与计算数学、数理基础科学属于交叉学科。该类专业在就业方向很广,可以转向理工甚至社会科学任意学科深造,热门方向有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金融数学等。
2、理学类专业-物理学类
主要有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两种,这类专业在就业和深造时都很有优势,可在学校、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科研工作,也可进入企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进行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
3、理学类专业-化学类
主要是化学专业,属于基础学科专业。毕业后可进入医药、生物、教育、石油、化工等领域工作,深造方向相对广泛,可选择深入研究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
4、理学类-生物类
主要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专业,毕业生可进入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强基高校中很多学校生物学水平很高、学科实力强劲。
5、文学类专业-汉语言文学
这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毕业后可去到政府部门、基础教育、媒体出版单位、图书馆、文化单位从事文字工作、教师、编辑写作等工作。
6、文学类专业-历史学
历史学虽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它与哲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该类专业毕业生业进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级党政机关从事教学、研究、管理工作;世界史专业可从事外文翻译、中小学教学和研究、政府部门外事办等工作;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可从事考古勘探、文物鉴定、博物馆管理等工作。
7、文学类专业-哲学类
哲学类专业主要的就业方向有两种:一种为公务员,可进入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或文字性工作,该专业的毕业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具有较大的优势;另一种则是进入文教事业或新闻出版部门,从事研究性、采编类工作。
8、医学类专业-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一般需要继续深造,毕业后可从事可从事教学、行政及医药代表等工作,也可考执业医师转临床,但从事不同的职业薪资差距较大。
9、工学类专业-工科类
强基计划中的工科类专业主要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力学、航空航天类三种。工程力学主要是在机械制造、材料分析、汽车、船舶、航空工业制造业领域;核工程与核技术就业方向除了传统方向,还集中于近代物理技术和IT密切相关的部门。
二、2024强基计划可选专业一览表
2024年全国共有39所强基计划高校进行招生,分别为北大、哈工大、上海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理工、天津大学等。以下是2024全国39所强基计划学校名单及可选专业一览表,供查阅。
序 号 |
学校名称 | 科类 | 招生专业(类) |
---|---|---|---|
1 | 北京大学 | 理工 |
数学类 物理学类 化学类 力学类 生物科学类 基础医学( 八年制) |
文史 |
历史学类 考古类 哲学类 中国汉语言文学类 (古文字学方向 ) |
||
2 | 清华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理基础科学 化学生物学 理论与应用力学 |
文史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古文字学方向 ) 历史学类 哲学类 |
||
3 | 中国 人民大学 |
文史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古文字学方向 ) 哲学、历史学类 |
4 | 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物理学 化学 工程力学 飞行器动力工程 |
5 | 北京 理工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应用物理学 工程力学 智能无人系统技术 化学 |
6 | 中国 农业大学 |
理工 | 生物科学 生物育种科学 |
7 | 北京 师范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
文史 | 历史学 哲学 |
||
8 | 中央 民族大学 |
文史 | 历史学 哲学 |
9 | 南开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
文史 | 历史学 哲学 汉语言文学 ( 古文字学) |
||
10 | 天津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应用物理学 应用化学 生物科学 工程力学 |
11 | 大连 理工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应用物理学 应用化学 生物工程 |
12 | 吉林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化学 |
文史 | 历史学 古文字学 |
||
13 | 中国 海洋大学 |
理工 | 生物科学 |
14 | 电子 科技大学 |
理工 | 应用物理学 |
15 | 湖南大学 | 理工 | 化学 |
16 | 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 |
理工 | 生物育种科学 |
17 | 东北大学 | 理工 | 自动化 |
18 | 国防 科技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
19 | 兰州大学 | 理工 | 化学 物理学 生物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草业科学 ( 草类植物生物育种) |
文史 | 历史学 汉语言文学 ( 古文字学方向 ) |
||
20 | 西北 工业大学 |
理工 | 数学类、物理学类 工程与核技术 生物技术 工程力学 |
文史 | 哲学 | ||
21 | 西安 交通大学 |
理工 | 数学类 物理学类 工程与核技术 生物科学 工程力学 |
文史 | 哲学 | ||
22 | 重庆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
23 | 四川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工程力学 生物科学 基础医学 |
文史 | 汉语言文学 ( 古文字学方向 ) 哲学 |
||
24 | 华南 理工大学 |
理工 | 数学类 化学类 生物技术 |
25 | 中山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生态学 基础医学 理论与应用力学 |
文史 | 汉语言文学 ( 古文字学方向 ) 哲学 历史学 |
||
26 | 中南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学 应用物理学 应用化学 生物科学 |
27 | 华中 科技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基础医学 |
文史 | 汉语言文学 ( 古文字学方向 ) 哲学 |
||
28 | 武汉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基础医学 |
文史 | 历史学 哲学 汉语言文学 ( 古文字学) |
||
29 | 山东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生物医学科学 |
文史 | 历史 哲学 汉语言文学 ( 古文字学) |
||
30 | 厦门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 化学 能源化学 化学生物学 化学测量与技术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
文史 | 历史学 哲学 |
||
31 | 中国科学 技术大学 |
理工 | 数学类 (含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类 ( 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力学类 ( 含理论与应用力学) 核工程类 (含核工程与核技术) 化学类、 生物科学类 ( 含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
32 | 浙江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工程力学 化学 生物科学 基础医学 |
文史 | 哲学 历史学 汉语言文学 ( 古文字学方向) |
||
32 | 东南大学 | 理工 | 数学类 物理学类 化学 |
文史 | 哲学 | ||
33 | 南京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
文史 | 哲学 历史学 汉语言文学 ( 古文字学方向 ) |
||
34 | 华东 师范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生物科学 |
文史 | 哲学 汉语言文学 ( 古文字学) |
||
35 | 上海 交通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工程力学 化学 生物科学 生物医学科学 |
36 | 同济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应用物理学 工程力学 应用化学 生物技术 |
37 | 复旦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基础医学 |
文史 | 哲学 历史学 汉语言文学 ( 古文字学方向 ) |
||
38 | 哈尔滨 工业大学 |
理工 | 工程力学 复合材料与工程 (航天材料类) 飞行器制造工程 (航天机械类) 核工程与核技术 数学类 (含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物理学 |
39 | 吉林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化学 |
文史 | 历史学 古文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