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公务员考试热度的不断攀升,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开设与公务员考试相关的微专业,这一举措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那么,大学开设公务员专业到底好不好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大学开设公务员专业的利弊,并附上部分大学公务员微专业一览表,以供考生参考。
一、大学开设公务员专业好吗
近日,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公布了“公务员能力与素养”微专业的招生方案,将针对大二及以上阶段的本科生进行招生,通过公务员考试大数据分析、申论写作、行政思维与行政能力提升、领导力培养、公务员面试技巧与沟通、模拟面试与角色扮演等课程,培养高素质公务人才。该专业的学制为两年,学费为1600元。
随着越来越多学校开设公务员微专业,引发了考生及家长广泛的讨论,下面将针对大学开设公务员专业究竟好不好的问题进行分析。
1、积极方面
(1)满足市场需求:公务员职业因其稳定性、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相对完善的福利体系,成为许多高考考生的理想选择。高校开设公务员专业或微专业,正是顺应了这一市场需求,为有志于成为公务员的学生提供了更加系统、专业的培训。
(2)提高备考效率:传统上,考生为了备考公务员考试,往往需要自行寻找培训资料,甚至报名参加昂贵的培训机构。而高校开设的公务员专业或微专业,则能为学生提供更为系统、全面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备考,提高考试通过率。
(3)增强就业竞争力:公务员岗位的竞争日益激烈,拥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报考时无疑会更具竞争力。高校开设的公务员专业或微专业,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还能通过实践教学、模拟考试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
(4)降低教育成本:相比市面上的培训机构,高校开设的公务员专业或微专业在收费上往往更为合理和透明。这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2、可能的负面影响
(1)可能助长“考公热”:高校开设公务员专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考公热”,使得更多学生将公务员作为唯一的职业选择,从而忽略了其他同样具有发展前景的职业道路。
(2)课程设置功利化:部分人担忧,高校开设公务员专业可能会使课程设置过于功利化,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公务员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服务意识等综合素养。
(3)就业面受限:虽然公务员职业稳定,但就业面相对较窄。如果学生在大学期间过于专注于公务员考试,可能会限制他们在其他领域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二、大学公务员微专业一览表
除了以上提到的黄冈师范学院,早在2020年,黑龙江大学就已经开设了“公务员知识与技能”微专业,随后江汉大学、扬州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湖北大学等学校也陆续开设了相关专业。招生对象通常都是大二及以上的在读大学生,学制通常为1-2年,学分在10-20分之间,学费根据学分进行收取,通常为100元/学分。以下整理开设公务员微专业大学一览表,供查看。
学校名 | 开设学院 | 微专业 |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公务员能力与治理现代化 | |
西南大学 | 历史文化学院 | 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 | |
东北林业大学 | 经济管理学院 | 政府治理与公务员能力 | |
扬州大学 | 商学院 | 公务员素养与数字公共治理 | |
湖北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公务员知识与技能 | |
东北石油大学 | 人文科学学院 | 公务员知识与技能 | |
淮阴工学院 | 人文学院 | 公务员能力与素养 | |
江西财经大学 |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能力与公务素养 | |
黄冈师范学院 | 文学院 | 公务员能力与素养 | |
湖南工程学院 | 管理学院 | 公务员能力与素养 | |
郑州西亚斯学院 | 文法学院 | 公务能力与素养 | |
江汉大学 | 法学院 | 公务员知识与技能 | |
黑龙江大学 | 政府管理学院 | 公务员知识与技能 |